推薦|新手爸媽必看不抓狂教養學【從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開始】

by hhfsandra
書單不抓狂教養學

高鐵上,正式步入2字頭的小邦邦好奇心跟電力總是在滿格的狀態,麻麻進行酒精儀式的時候,小邦邦的玩具車已迅雷不及掩耳地佔據餐桌了,並且正在墜落…. 批頭散髮的麻麻忙著接著一部部掉落的車車,小邦邦又快速的開遮陽板、關遮陽板、再開,接下來目標手把……. ▶️快轉▶️…..▶️一陣啜泣▶️好像不甘他事一樣的秒睡

「教養從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開始」 By Daniel J Siegel & Tina Payne Bryson

孩子做出攻擊行為,通常不是因為天性粗魯,或我們沒扮演好父母的角色,而是他們還沒有能力管理情緒和控制衝動。

兩歲小孩讓麻麻抓狂的功力日與漸進,而媽媽的招式永遠都是「到陽台去冷靜一下」,或者「說出帶有利誘、威脅語氣的話」,難道沒有更好的方法?

你的「教養觀念」是什麼?

【教養從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開始】是親子教養必讀書單之一,書裡提到「你認同的教養觀念是什麼?」認真想想我會的招式都是東拼西湊來的,聽過「面壁思過」或是帶孩子到另一個空間可以讓孩子冷靜,在生氣憤怒時也會在直覺反射下說出威脅孩子的話,冷靜過後當然非常愧疚。 【教養從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開始】不抓狂教養一書就是來解救在這無限輪迴裡苦難的爸媽們 (看見曙光🔆)

書中先解釋「discipline 管教、教養」的定義,源自拉丁文,詞意就是「教導」。 如同老師教導學生一般,如果老師在班上大聲嘶吼或言語威脅學生,可能馬上就上爆料公社了。而學生也寄望從教導裡學習到一輩子都受用的技巧,像是控制直覺的衝動、提高情商管理好自己的脾氣、培養同理心、洞察力、思辨能力等等。

父母們都希望孩子們能乖乖聽話,在干擾到別人的時候馬上安靜、看見潛在危險的時候就馬上停止、在大哭大鬧時候冷靜下來….但是你使用的方法(例如打屁屁、大叫「停」)是可以達到短期目標,還是可以培養孩子們終生受用的技巧呢? 不抓狂教養學書使用「全腦教養法」讓孩子們不僅能夠在混亂的狀態下冷靜下來(短期目標),同時也利用失控的機會培養孩子自行處理生活中面臨的挑戰、挫折和情緒的能力。

但在這一切發生之前,父母們要先問問自己:

▶️ 我有一套自己認同的教養觀念嗎?

先想一想你的教養觀念目前執行成效如何呢?你自己和孩子喜歡這套作法嗎?這套作法裡傳達的訊息是你想傳達給孩子的嗎?你的作法跟你父母管教的方式有多像呢?你的作法可以讓孩子真心的道歉或感激嗎?

▶️管教前,先問自己「為什麼?」「做什麼?」「怎麼做?」

每個行爲背後都隱藏著不同的動機,當父母更了解孩子的思維,就越能賦予同理心,減少親子管教失控的場面。所以父母們有些時候還得充當福爾摩斯,挖掘孩子行為下的真相,並且根據孩子的年齡跟心智狀態,思考如何讓孩子學習到一課?

幼兒大腦構造發展

不抓狂教養學一書的兩個面向:「情感連結」和「重新引導」就是減少失控,並且利用機會教育孩子的方法。

【教養從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開始】一書先帶讀者窺探幼兒大腦構造發展:

大腦可以分成上、下層大腦,下層大腦大約是位在我們鼻樑到脖子頂部的位置,是由腦幹跟腦邊緣區域組成,負責比較直覺、原始、基本的心智運作,像是呼吸、恐懼、生氣、眨眼等等。上層大腦則是位於額頭後方,由大腦皮脂組成,負責思考、情緒管理、決策、適應力、洞察力、同理心等。 幼兒的下層大腦在懷孕期間就開始發展,而上層大腦則是在出生後發展,直到25歲才會發育完成!

孩子們常會自任糾察隊長也是因為上層大腦的「右顳顱頂接縫區」還沒發展成熟,無法全盤的考量他人的動機跟意圖,孩子的價值觀非黑即白,沒有灰色地帶。

孩子之所以表現出偏差行為,通常是情緒難以負荷,因此表達需求和強烈感受的方式會變得具侵略性。或許他只是個三歲幼兒,大腦還沒發展到了解自己感受並冷靜表達。

因為還沒發展成熟的大腦,孩子們可能因為找不到心愛的玩具大哭、無法耐心等待正在忙的父母大鬧、甚至因為你說的話賞你幾個耳光。 依照直覺反應,爸媽們生氣的叫孩子到外面冷靜一下,或者大罵臭小子都很正常,但是這種直覺反應下的管教方式對小孩有什麼影響呢?

當孩子情緒失控的時候,如果爸媽們也失去理智大聲怒吼(或任何過度反應),小孩的注意力就會從自己的不良行為轉移到家長的反應上,也就是說小孩從隨手亂丟東西的行為,轉移到『爸爸媽媽怎麼了,好恐怖~』這樣就錯失了讓孩子感到愧疚或後悔的機會了

以大腦結構來說,當身體受到威脅的時候,人類本能的戰鬥或逃跑反應就會下意識地出現,讓主導原始反應的下層大腦變得活躍,長時間下來大腦就習慣這樣的神經迴路。 另一方面,大腦會把身體疼痛來源視為威脅,如果孩子最親近的爸媽是造成他們痛苦的來源,這樣會造成孩子神經迴路上的錯亂,大腦則會釋放壓力賀爾蒙皮脂醇,長期下來對大腦的發展就會造成負面的影響

因為孩子處於惡劣情緒時,其實正在受苦。身體釋放出壓力賀爾蒙衝擊他的大腦,他覺得完全無法掌控情緒和衝動。

孩子無法掌控情緒的時候,作者贊成給予孩子一個「冷靜區」,「面壁思過」其實是可以冷靜孩子的好方法,但不分狀態一律叫孩子去面壁思過,最終也是變成效用極低的一種方法。「冷靜區」故名思義其作用就是讓孩子冷靜下來,而不帶處罰的含義在裡面,所以在家中可以設立一個冷靜區,放入孩子喜歡的玩具、繪本、玩偶等等,真的讓他放空冷靜、排除負面情緒的空間。

孩子最需要你的時候

你不會希望孩子認為,他只有在表現好或快樂的時候,才能跟你建立關係,不然你就要收回對他的愛和關懷。

當孩子跟父母越親近,就越敢去試探親子關係,越容易放鬆(放肆),那是因為他相信他可以從你身上得到安全感。非常矛盾,對嗎?

「你發完脾氣再來找我」、「你冷靜之後再跟我說話」不知道有多少爸媽不小心脫口說出這些話,但當孩子情緒失控的時候,你想要傳達什麼樣的訊息給孩子呢?是「孩子我愛你,但你自己的情緒自己處理,等你生氣完再來找我」?【教養從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開始】書中提到當孩子做出偏差行為的時候,其實大部分的時候他會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什麼,而這時候最好的作法:父母身體靠近孩子、擁抱、摸摸孩子的上臂、傾聽、或表達你懂他的感受的話語,如果當下環境會干擾到其他人,也可以先將孩子帶到其他空間再進行安撫,而這就是書中「情感連結」最基本款。 因為孩子的大腦發展階段,還無法自我管理好情緒,所以情緒失控、行為失序的時候,也是孩子最需要你的時候!

我站在你這一邊,我支持你。即使你表現出最糟的樣子,儘管我不喜歡你的行為,我還是愛你。我知道你現在不好受,但我會陪在你身邊

情感連結就是回應孩子的情緒,讓孩子覺得你是站在他這邊的,你可以不同意他的行為,但要認同他的感受,良好的親子關係是處理情緒的核心。情感連結或安撫並不代表縱容,父母們應該設定清楚明確的界線,讓孩子了解這世界運作的方式,這也是給予孩子一份可預期的安全感

在設下這些限制的同時,要表達出你對他的愛,陪伴他度過艱難時刻,讓他知道「父母在這裡」。

有些長輩會說小孩在發脾氣的時候,你越是關注他,他越是故意誇大行為。 書中針對這點說明「需求」和「慾望」的差別:有策略性的情緒失控(愛演的小孩)或亂發脾氣機率是很低的,尤其是幼兒。 人類對於取得別人關注的需求也是正常的,適當的給予孩子關注才能滿足他生理上的需求。 人類的生理「需求」是需要被滿足的,而「慾望」像是要求父母多買玩具、延長看電視時間、拖延晚睡等等,這些慾望才是真正「寵壞」小孩的因素

寵不是用你給了孩子多少愛、時間和注意力來衡量,你不會因為花太多心思在孩子身上而寵壞她們。

建立情感連結3個原則

1、把鯊魚音樂轉小聲

作者在某次演講的時候,播放著一段行徑森林、步入風景優美的影片,隨著影片的鋼琴背景音樂,聽眾們很放鬆的觀看著。第二次在重新播放相同的影片,但這次是使用電影「大白鯊」的背景音樂,可想而知,整部片嚴然成了一部驚悚片。

作者想表達的是當孩子做出失控行為的時候,作爲父母的你有沒有加入一些自己過去的經驗,把事情看得太過嚴重?鯊魚聲就是你個人的期待、恐懼、經歷。 下次當你要管教小孩的時候,先聽聽看自己的背景音樂正在播放鋼琴還是鯊魚聲?

2、打破砂鍋追到底

當孩子掛彩回家,你是先假想孩子今天在學校跟同學打架了,還是屏除所有猜測專心傾聽孩子的說法呢?書中提到父母做出自以為是的假設,或者先預設立場,最容易阻礙情感的連結。 當孩子出現異常行為的時候,爸媽們要拿出柯南精神並保持高度好奇心,認真傾聽孩子的說法並做出回應

3、想一想該怎麼做?

我們跟還子說什麼當然很重要,但同樣重要的,甚至更為重要的事怎麼說

書中提到一項研究:當受測者觀看帶有憤怒和恐懼表情的照片,受測者的杏仁核就會變得活躍,杏仁核是主宰大腦直覺反應的部位。也就是說當你發現孩子有偏差行為的時候,你當然要指正他,但是「如何」説,才是重點。 如果你用猙獰、憤怒的表情,孩子的杏仁核活躍,要處理你說的話難度就會變高。但是如果你是用放鬆、溫和、幽默、無威脅的方式讓孩子了解你想說什麼,孩子會更容易聽得進去你說的話

建立情感連結的4個步驟

傳達安慰、確認再確認、少說多聽、反應你聽見的話

這四個步驟沒有一定的順序,不管你從哪個步驟切入失控的情緒,情感連結都會重複這幾個步驟的循環。

當孩子在憤怒、失望、鬧脾氣的時候,非言語的肢體動作會比言語上的安慰更有效,即使是簡單的把手搭在孩子肩上、摸摸上手臂、或著大大的擁抱,都能快速化解當下緊張的場面。 當我們感受到愛和關懷的時候,體內「好的」賀爾蒙像是催產素就會釋放,而壓力賀爾蒙像是皮脂醇的濃度就會降低。

傳達安慰的時候,父母的姿勢最好是蹲低,最好低於孩子視線並且擺出冷靜放鬆的姿態,這是為了要傳達給孩子「我不是威脅,我站在你這邊!」的訊息,大腦減低威脅的警覺才能啟動上層大腦的運作。

確認代表的是忍住別去否認或輕視還子正在經歷的情緒。

當孩子抒發情緒的時候,父母可以「簡單適當」並清楚的回應,像是說「我懂你的感受」、「我知道你的意思」並且重複直到孩子冷靜下來,中途不可以沒有耐心爆炸說:跟你說我知道了你還一直哭….之類落井下石的話。尤其是對年紀大一點的孩子更是要感同身受地經歷他們的情緒。

一項研究發現人際關係所帶來的痛苦跟身體傷口的痛在大腦反映的位置相似,也就是說孩子情緒不佳時候,心理承受的痛苦其實跟他跑步跌倒而造成的擦傷是很相似的,這時候跟爸媽們撒嬌或放肆也是很正常的。

少說多聽肯定是爸媽們很大的障礙,當孩子情緒不佳的時候,是不是很想跟他說:「我剛剛不是跟你說過了….」、「啊你這樣這樣,就一定會那樣那樣…」,這時候的長篇大論真的是一點用處也沒有,身為父母的我也知道無濟於事,但是就是想唸一下,對嗎。 回歸理智線,囉唆對於情緒處理障礙的小小孩來說真的是太多了,他已經搞不定自己體內亂七八糟的壓力賀爾蒙,真的也無暇顧及你說話的內容了,孩子當然也不會記住你現在的說教,而在下一次做出更好的決定。 此時感受到生氣、受傷、失望的孩子,下層大腦佔據他所有的思路,理性大腦無法正常運作,也沒辦法消化需要邏輯思考的話語。

面對著失控的孩子,如果他願意開口訴說他經歷的情緒,也代表他慢慢在冷靜下來了。 記得一項看憤怒臉孔照片的研究實驗嗎?受測者只是快速瀏覽憤怒的臉孔就足以活躍杏仁核,啟動下層直覺反應的大腦。 但是當研究人員要求受測者「說出」或「描述」他們剛剛看到的臉孔呈現什麼樣表情的時候,上層大腦,也就是決策、有邏輯的大腦,反而開始活躍了起來。 這就代表當人開始「說」一件事情的時候,已經開始使用邏輯陳述經歷。 所以當孩子開始說的時候,難道你不想好好傾聽嗎?

【教養從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開始】一書花了很多的篇幅在「情感連結」上,因為只有在成功的連結情感之後,才能重新引導,讓每一次偏差行為成為訓練小孩全腦發展的好機會

等孩子準備好了再管教

在重新引導孩子偏差行為之前,必須要「等到」孩子願意靜下心來聆聽並啟用上層大腦模式,這樣的引導才能真正讓孩子大腦吸收。 當然偏差的行為需要被指正,而且越早處理越好,但在親子雙方都「準備好」的狀態下進行,重新引導才能達到全腦教養的目的。 人類並不是短暫記憶的動物,即使在失控事件過後兩三天,孩子們依然會記得,與其在孩子很累、很餓、該睡覺的時候跟他討論剛剛發生的事情,倒不如等到孩子心情平靜的時候再啟發小孩成效會更好

重新引導要等待「更好的時機點」之外,父母的教養原則也要一致,像是規定的就寢時間、刷牙的習慣、看電視的時間限制等,都需要保持一致且預留一些彈性。 這種規則般的教養原則讓孩子清楚知道界線,也是提供孩子一種可預期的安全依附。

8招重新引導行為的妙招

【教養從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開始】整理出8個重新引導的

  1. 減少用字:孩子通常知道自己犯錯了,長篇大論的說教對於教養一點幫助也沒有。父母應該先建立情感連結、重新引導之後,就馬上繼續做下一件事,避免孩子放太多心思在負面行為上,快速回歸到正軌上。
  2. 接納情緒:幫助孩子分辨自己的感受和行為是重新引導的重要一環。讓孩子知道他所經歷的負面情緒沒有好、壞之分,他就是我們身體發出的訊息。 而當孩子在情緒不佳的時候,能說出他所經歷的感受,也就是上層大腦的訓練有成效了。
  3. 以描述代替說教:用描述方式取代命令的語氣,像是「讓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改成「那個小弟弟好像也想玩耶」,這樣的說法可以把決定權的責任交給孩子,讓孩子練習用上層大腦思考。 另外父母也傳達「什麼事我們都可以一起討論」的訊息。
  4. 讓孩子參與管教:讓孩子知道他的意見和想法是被尊重的,在孩子做出不悅行為的時候,你可以問說「如果下一次再發生同樣情況,你會怎麼做」,多使用「你覺得…」會促進孩子合作的意願。
  5. 把「不行」變成有條件的「可以」:面對孩子千奇百怪的行為,爸媽一天不知道要說幾次「不行!」但拒絕孩子要求的同時,怎麼拒絕、怎麼說,就是關鍵。 面對被拒絕的窘境,下層大腦很容易做出衝動的直覺反應,所以適當地將「不」説成「可以」,讓孩子更容易接受。
  6. 強調積極面:管教的時候要把重心放在積極面上。看到孩子好的一面就多多鼓勵,並在管教的同時,多用幽默的語氣來指正孩子。
  7. 發揮創意:使用幽默、搞笑、或搞怪的方式來管教孩子。這個很難,畢竟看到孩子失序就很火大了,還給你搞笑嗎?但練習久了就完美,為了親子們更好的未來,父母們,衝吧!
  8. 教導心智省察力的工具:全腦教養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能洞察自己的感受,並且能描述分享,進而發揮心智的力量。當孩子情緒不佳的時候,也可以藉由改變身體姿勢讓負面情緒能夠快速離開。

使用不抓狂教養學成果如何?

小邦邦剛開始上幼兒園的期間,幾乎每天都很頑皮,你說不要怎樣,他偏要那樣,這段時間辛苦孩子要忍受常爆炸的麻麻。 看完【教養從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開始】之後,小邦麻麻就馬上實驗,依照書上說的:要盡快修復與孩子的關係,趁小邦邦睡著之前,我躺在他旁邊摸摸他的頭,請求他原諒這幾天媽媽的情緒,「你可以原諒我嗎?」小邦邦懂事的點點頭。 整整快兩天,小邦邦怎樣鬧脾氣我都以傳達安撫和確認的策略回應,隔天晚上小邦依然半夜兩點哭著醒來不肯睡,我抱著他搖啊搖,並告訴他媽媽都在這裡陪你,他哭一下下居然停了,說著「媽媽,Thank you!」(小邦的「謝謝」講不好,所以他都會說Thank you)。身為父母的聽到這個都會落淚吧,從這次之後,當然他還是一直搗蛋(可惜我們不是生活在童話裡),但是「目前」大部分時間他很容易就會冷靜下來,這也是我推薦這本書給新手爸媽的原因。

【教養從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開始】這本書最大的優點就是告訴爸媽孩子大腦的構造如何發展,一旦懂了大腦的構造,就更能理解該怎麼做。 一般教養書比較片面的告訴父母該怎麼做,卻沒有說明根本的原因,父母能夠為孩子改變的當然就會比較少。 書裡面的舉例非常多,不僅列出許多不同狀態的失控例子且一步步的給予指導,讓讀者能夠馬上在腦中沙盤推演。 另外這本書對於讀者非常的寬容,在書中不只一次次的讓爸媽們知道,你幾乎不可能每次都能完美的重新引導孩子,連他們這些專家在教養過程中也常錯誤百出,但沒關係,這次做不好,我們就利用下一次機會教育孩子就好了。 或者適時的冷眼旁觀一下孩子是件好事,失控場面裡沒有人是受害者或加害者,我們只需要「冷靜沈著」地告訴自己、告訴孩子,沒關係,我們再來重來一次!

情感連結再重新引導的過程會很辛苦吧?像小邦拔拔開玩笑的說「我只想用最短的時間,讓他停下來,別囉唆」,但你絕對要給予孩子充足的時間去消化他的失控,進而洞察自己正在經歷的情緒,再引導孩子培養同理心、觀察力、道德感、和人際關係間相處所需的技能。

更了解本書作者 Daniel J. SiegelTina Payne Bryson

延伸閱讀 全腦教養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家中寶貝為什麼突然討厭換尿布孩子失控時全腦教養應對小抄

更多有趣的文章